安徽保隆:精益管理提质效 党群共建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0-08-23 来源:宣城市宁国市委组织部
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是一家研发、制造、销售汽车零部件的民营企业,现有职工2600人,2019年销售收入12亿元,上缴税收8500万元。公司于2010年成立党支部,2016年升级为党总支,现辖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1名;并分别于2008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先后建立了工会、妇委会、共青团和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近年来,保隆公司借鉴企业精益化管理理念,结合企业实际,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共筑“和谐”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党群一体化”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BPS”保隆党的建设工作体系(Baolong Party-building System),切实提升了公司党群工作质效,实现了党群工作与企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非公企业示范工会、宣城市五一劳动奖状、宣城市“双强六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党群一体设置,降低运行“成本”
一是组织一体设置。积极推行“党企双向进入,党群相互兼职”的工作模式,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担任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党总支委员分别兼任团支部、女工委和关工委等组织负责人,形成了“书记主导、分工协作、互相补位、高效运转”的党群工作团队。同时,依托工会建立覆盖全员的15个文体协会和27个专业协会,由党员兼任各协会秘书长,提升党群工作实效。二是阵地一体建设。将党组织活动场所“六有”标准和五星级“职工之家”建设标准有机结合,斥资10余万元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报告厅、职工图书室以及各类运动场所等党群组织活动阵地。在不断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同时,广泛发动党员职工参与《保隆报》这一宣传阵地建设,培育一支具有40名专兼职通讯员的宣传骨干队伍,及时宣传优秀党员、先进职工事迹及党群组织活动信息。三是经费一体保障。将党组织活动经费和群团组织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年度费用预算,每年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党群活动,为发挥党群组织自主性和能动性提供物质保障。按照“载体通用、活动联办”原则,有效整合党群组织各自优势,实现“一次活动影响多个群体,起到多重效果”的目标。
二、实行精益管理,提升工作“质量”
一是工作项目化。年初,公司党总支牵头组织召开党群联席会议,围绕“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目标,结合党群组织各自年度工作重点任务,汇总形成党群工作重点项目任务清单;每季度召开党群工作调度会,党群组织负责人对照项目任务清单分别汇报各自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单个组织难以有效完成的重大中心工作,成立党群组织联合工作组协同进行攻坚,确保任务及时落实;年底,结合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党员民主测评等工作,召开党群工作大会,党、工、青、妇组织负责人对照年初工作计划述职汇报本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实现党群工作闭环管理。二是项目责任化。对照党群工作重点项目任务清单,根据党群组织各自特长,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建立责任清单。党组织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践诺等制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激励党员职工创先争优。工会立足服务全体职工,搭建企业管理层与广大职工沟通桥梁,切实做好职工技能培训和困难职工慰问救助和帮扶工作,为广大职工争取合法权益。团支部围绕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历和技能水平入手,加强青年职工在职教育,为企业培养青年人才。女工委在维护妇女权益、弘扬家庭美德上当好女职工的娘家人。关工委着重在关心关爱职工子女,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上下功夫。三是责任具体化。坚持每半年由党总支对所辖党支部和群团组织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评验收,各党支部和公司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负责人分别根据任务、责任清单汇报工作,并将考评验收结果与党群组织负责人任免、党群工作经费预算审批等挂钩,促进党群组织履职尽责。同时,严格党员、职工教育管理,引入量化积分制管理手段,对党员、职工日常行为进行计分,并以积分情况作为选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职工的重要依据。
三、突出服务主题,共建和谐企业
一是服务企业促发展。连续多年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合理化建议行动,鼓励党员、员工对公司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工作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并拿出合理化整改措施,公司根据建议创造价值,给予提议者500—5000元的奖励。截至目前,公司已收到各类合理化建议9200余条,累计创造经济价值3100万元。注重培养专业化、高技能职工队伍,每年开展5S、设备检修、调模等各种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市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2019年组织员工参加第七届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斩获安徽赛区三等奖。二是服务员工聚人心。全力保障员工切身利益,组织员工同公司签订《集体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活动》及《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计划》,为女职工购买特殊疾病互助保障保险。每两月组织开展一线员工座谈会,由公司出资人亲自主持,听取职工对生产生活及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现场答疑解惑,部署相应部门限期解决,并安排专人跟踪督办,自2013年至今,累计召开座谈会74场,员工参与2000余人次,共收集1500余条问题、意见和建议,问题解决率达97%。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全员旅游、部门活动、全员聚餐、先进表彰、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努力营造“愉快学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企业氛围。每年为42个协会组织提供5000—10000元不等的活动经费,鼓励各协会组织围绕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创新开展各类活动。积极开展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安排专人在暑期组织双职工子女来公司辅导功课、参加拓展、观摩生产,保障职工子女安全,丰富假期生活。三是服务社会显担当。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困难职工家庭临时救助,对考取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每人6000—8000元助学金。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关心关注弱势群体,组织党员、工会委员为福利院孤儿送温暖活动。坚持每年六一开展慰问活动,对困难学生进行结对捐助,近5年来向周边小学共捐款7万多元。2019年,在抗击“利奇马”抢险救灾中,公司党群组织号召全体员工捐款捐物,向宁国市慈善协会、受灾乡镇及企业累计捐款312.7万元,并组织300余名员工赴灾区开展志愿劳动10余次。